查看原文
其他

慈悲,是先学会与自己亲密相处

2016-12-20 喜玛拉雅文库





佛教徒是决心与自己亲密相处的人。亲密相处有两层含义:一是诚实地觉察自己身、口、意的所有活动,二是柔和地对待自己。如实观察往往会让我们看到自己的狭隘、冷漠、混乱,我们本以为自己各方面都不错,现在却发现全不是那么一回事。这大概是许多佛教爱好者信佛多年仍不肯开始真正修行的原因,直面自己的缺点,远不像谈玄说妙、做做表面佛事那样,可以满足虚荣心、带来成就感。


不过,另一些人的做法正好相反,觉察的结果使他们非常沮丧,他们下死心要弄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这么狭隘、冷漠、混乱。苛责让他们失去幽默感,变得越来越酸涩,对自己、对他人及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厌恶。

 

不往内观照,无法真正消除迷惑;而不心怀温柔,修行便只剩下受苦。慈、悲、喜、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的我们常说要有慈悲心,可是慈悲不仅是针对他人,也针对自己,并且首先是针对自己。缺少对自己的慈悲,很难真正对他人慈悲。

 



在开放的心中怀着敬意看待自己当下的体验,尊重自己的洞见,不否认自己的缺点和过失,也不认为自己一无是处而失去内心的庄严。即使面对自己的狭隘、冷漠、混乱,依然不忘记知足和感恩。做到这点对修行人来说之所以重要,是因为我们只有不放弃自己,才会不放弃他人;只有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,才会愿意去体念他人的感受;只有相信自己觉悟的潜力,才会相信他人觉悟的潜力,并因此走上大乘菩萨道。

 

大乘佛教徒为了一切众生的最终解脱而发愿修行佛法、证得无上正等觉。这种发心称为菩提心。在轮回里流连日久、被贪嗔痴慢疑训练有素的我们,要生起真正的菩提心谈何容易。不过,我们还是要发愿,哪怕不是十分的诚心甚至带着疑虑,也还是要表达自己的这个愿望。我们的心有一个特点,就是可塑性极强,只要不断训练,什么假的在我们心里都能变成真的。久而久之,假装发心也能把真的菩提心激发出来。


——摘选自希阿荣博堪布教言


往期精彩回顾

友善的神奇治愈力

嫉妒是一种毒药

做到这三件事,福报必主动来找你!

德不配位,必有灾殃

将六度波罗蜜融入生活

人的好运从哪里来?

发脾气是缺德的表现

不要急着把福报变成物质

长寿要有足够的生命能量场

内在的婚姻

 嫉妒心没了,福报就来了

世界如此美好,我却如此暴躁

避祸种福的妙法

对治嫉妒的心毒

对治嫉妒心的两种方法

世间所有的相遇,都是久别重逢

你是谁,便遇见谁

学会感恩,生活将充满爱和希望

人最大的智慧:不是弄清世界,而是搞懂自己

心慈悲,相就慈悲

脾气这么大,让他三尺又何妨?

一转念,疾病也成大功德!

养生的最高境界

浮沉本就在,得失需客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